晒后修复通常采用冷敷、药物治疗等方法较好,关于药物的具体类型、剂量应咨询医生。此外,还应做好皮肤护理措施,从而有利于晒后的皮肤尽快好转。
一、冷敷:当被晒伤后,可将冷毛巾或套上布袋的冰块放在晒伤的皮肤处,使得该处血管收缩,进而辅助减轻被晒后诱发的疼痛、红肿等现象。
二、药物治疗:1、消炎类药:若晒后的皮肤发生皲裂、破皮,被病原体侵袭,继发炎症,则应配合医生使用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红霉素软膏等药物,通过消炎、杀菌,辅助晒后皮肤修复、好转。
2、抗过敏类药:如果皮肤被晒后发生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长皮疹等现象,就可遵医嘱选择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过敏药物,促进皮肤好转。
3、止疼类药:若被晒后皮肤的疼痛感较为明显,还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减轻症状。
4、其他药物:被晒后若伴随剧烈肿痛、刺痛等症状,也可遵医嘱选择积雪苷霜软膏、湿润烧伤膏等药物,促进创伤愈合,辅助组织修复。
患者应到皮肤科就诊,遵医嘱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且还应保持皮肤清洁、卫生,外出时做好防晒,如穿防晒衣、打遮阳伞等,选用温和、刺激小的洗护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