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是一个对打理关系稍微好一点的人,我看了大部分关于“人脉”的文章,半斤鸡汤一斤鸡屎,貌似有道理,都是扯淡,发个名片,有礼貌就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级版本,更复杂的事,大家成为一个圈子,或者某个项目的朋友,更深入的关系。为什么要有良好人脉,本质是什么,是更大的发展、更大的利益。
在人们追求事业成功和幸福快乐的生活过程中,同样也存在一个类似血脉的系统,因此称它为人脉。
如果说血脉是人的生理生命支持系统的话,那么人脉则是人的社会生命支持系统。常言说“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人成木,二人成林,三人成森林”,都是说,要想做成大事,必定要有做成大事的人脉网络和人脉支持系统。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人”这个字,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是对人类最杰出的贡献。一撇一捺两个独立的个体,相互支撑、相互依存、相互帮助,构成了一个大写的“人”,“人”的象形构成完美地诠释了人的生命的意义所在。
我把对于人脉的理解,整理成了4步骤12招,下面给大家推荐一下,只希望对你的奋斗过程有所帮助。
第一步:人脉网分析
1、人脉分类
2、标记法
3、记录法
第二步:去芜存菁
1、剔除负能量
2、调整人脉结构
3、调整投入产出比
第三步、多元化构建人脉网
1、构建方法
2、差异化定位自己
3、用好技巧
第四步、高效利用
1、人脉能力横向匹配,寻求帮助
2、个人能力横向匹配,提供帮助
3、打造自我品牌、珍惜人品
第一步:人脉网分析
1、人脉分类
(1)10人
至亲,永不翻脸的人(父亲母亲,老婆儿女,弟弟一家,妹妹一家,外公外婆,岳父岳母,兄弟A,兄弟B,兄弟C)
(2)20人
与时间目标切实相关的人。写下你希望有助2018年目标完成人脉,然后列出有哪些人可能会帮助你实现这些目标,他们也许可以提供专业技能、各种资源或政治性支持。
(3)150人
占据重要时间价值,每年不断更新的人。
A、无利益关系的好友10
比如同学、邻居、玩伴、闺蜜,和他们相处你啥也不用多想,做最真实、最二逼的自己就好;
B、工作人脉100
比如同事、公司外部合作伙伴,对这类关系不必太刻意亲近,保持“舒适距离”即可,太近了反而让人多想;
C、需被帮的人脉15
比如你的下属、你看好的年轻人,他们是你未来向上发展的助推力量,应该多给他们帮助和指导
D、能帮助你的人脉15
比如认可你的领导、给你指点的恩师、看好你的大佬,不过你尽量不要找他们帮忙,多和他们聊天请教,多学习他们做人做事的方式,学习他们分析问题的方法,这些才更加重要;
E、横向人脉10
他们和你可能没有利益交集,但是对于扩大你的见识很有帮助,比如旅行时认识的驴友、其他行业的朋友、一起打球的球友。
2、标记法
(1)刻意描摹交往对象。
(2)所交往的人脉:关系,生日,父母子女,喜好如何拓展人脉,重要日子,如何结识的,共同的朋友,重要经历等
3、记录法
(1)你给对方多少时间,财务的投资,相应的时间,价值回馈有多少;
(2)记录每一次互动的原因,事件。并且要通过交往肯定出你是否对对方的150人范围,不要一厢情愿。
第二步:去芜存菁
1、剔除那些过分消耗你的能量、或带来不良行为的人,或者尽量减少和他们接触。
你可以通过重塑自己的角色来回避他们,少在他们身上花时间,或者调整你的反应,免得你老是纠结于你们的来往——这样会让你高效多了,也快乐多了。
2、定期分析10、20、150人脉网,哪些类别人满为患,增减对应的人数
3、思考哪些人占用你大量时间,投入产出不平衡,做相应的时间调整
想想有哪些人——以及从职能、级别、地域来看有哪类人——占用了你太多时间,还要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是工作程序要求你必须和这些人打交道吗?还是你自己的行为导致了这种失衡?
第三步、多元化构建人脉网
1、构建方法
(1)熟人介绍
找一个中间人,让他帮忙介绍一下,对方一般都会卖个面子。根据自己的人脉发展规划,可以列出需要开发的人脉对象所在的领域,然后,就可以要求你现在的人脉支持者帮助寻找或介绍你所希望认识的人脉目标,创造机会采取行动。
漫无目的的认识人纯属浪费双方时间如何拓展人脉,在行动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想要认识的人是谁,如果没想好就不要行动。
(2)投其所好
直接搭讪一般要有个理由,最好不要说什么“认识一下吧,多个朋友多条路”这样的话,大家都很忙,没有时间漫无目的的交朋友。你最好有一件具体的事情要找他,而且这个事情对他又有好处。比如说,如果你要见江南春,那你最好说:“江总,我们公司想做户外广告,能不能和您见个面聊聊?”
(3)利用网络
一位在一家中型企业做销售部经理的朋友,闲暇时间喜欢上网,而且建立了自己的博客,一有时间就将自己在商场打拼的体会、经验、教训、甘苦贴在网上。有一次,在浏览博客网页时,他发现一篇很精彩的文章,读完之后,发表了自己的读后感以及对文章的肯定和赞美。这样一来二去,他和作者建立了很好的“文缘”,四个月后,他们相约见面,交谈甚欢,对方邀请他到他的企业去工作。
原来,这位网友竟然是朋友所从事的行业中第二大企业的老板。现在,他已是这家企业主管营销的副总经理。由于他们在网上不设防的交流,对对方的价值观、爱好兴趣、处事能力等已经有了比较透彻的了解,所以,他与老板相处得很融洽。他还利用网络在全国十五六个城市结交了20多位知心的朋友,此举大大促进了他业务的开展,人脉资源的延伸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4)参与社团
想要扩展公司、单位以外的人脉,扩大交友范围,借助“虚拟团队”的力量很重要,即通过社团活动的开拓来经营人际关系。在平常,太过主动接近陌生人时,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会遭到拒绝,但是通过参与社团活动,人与人的交往将更加顺利,能在自然状态下与他人建立互动关系,扩展自己的人脉网络。而且人与人的交往,在自然的情况下发生往往有助于建立情感和信任。
如果参加某个社团组织,最好能谋到一个组织者的角色,理事长、会长、秘书长更好,这样就得到了一个服务他人的机会,在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自然就增加了与他人联系、交流、了解的时间,人脉之路也就在自然而然中不断延伸。
(5)利用好平台
我这里说的平台,特指能够让你获得较大社交面的职业,典型的平台包括:媒体记者;商会、行业协会或工作人员;NGO组织工作人员;培训师、咨询师;公务员;
事实上,“平台”的数量远远超过我上面所罗列的这些,所有需要和人打交道的职业基本上都具有平台属性。比如说,销售员可以建立以客户为对象的人脉网络,市场人员可以建立以agency为对象的人脉网络,采购员可以建立以供应商为对象的人脉网络。
反向思考的话,那些背后有“平台”的人也是值得结交的,我们可以通过他连接到他背后的社交网络。
美国最著名的外交家基辛格非常善于利用平台来经营自己的人脉。他在哈佛大学任教期间,曾经主持过一个“国际研讨班”暑期项目,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年轻领袖来哈佛参加这个研讨班,这些人当中有很多后来成为了声名烜赫的大人物,比如日本首相曾根康弘、法国总统德斯坦、以色列总统伊加尔·阿隆、土耳其总理埃维切、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其他人后来也大多非富即贵。除此之外,基辛格还主持了一份叫《融合》的学术季刊,他利用这个媒体平台向大人物进行约稿,结交了许多知名人士。
不过这里要补充一句,虽然平台给了基辛格很大的帮助,但平台只是一块敲门砖,基辛格之所以能和这些人交上朋友主要还是靠自己的渊博学识,这就是他的被利用价值。
(6)少巴结,多帮助,多提携
在人脉市场当中,那些名人、高端人士就像是热门股,谁都想要巴吉他们,但是门槛太高,小投资者怎能攀附的上?你即便花很多钱买了某个大会的门票,甚至幸运的在现场和马总合了张影,那又能怎样呢?巴结这事,成本最高,收益最小,我的建议是尽量少做。
我们最应该投资两类人:
第一类是和我们层次相仿的人,大家社会地位接近,所处的人生阶段接近,做事的时候交集最大,大家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互助”关系。事实上,屌丝逆袭一般都是一群人一起的,听说过马奈、赛尚、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这些名字吗?他们都是著名的印象派画家,150年前他们经常一起在巴黎的盖尔波瓦咖啡馆聚会,共同开创了印象派这个新画派,也共同分享了世界级画家的盛名。
第二类应该投资的是比我们社会地位略低的人,比如说下属、年轻人,我们应该尽力的去“提携”他们。一个人要往上走,不但需要上面有人提携,还需要下面有人支撑,缺少任何一股力量你都是上不去的。蒋介石早年受孙中山提携一路高升,但是地位并不稳固,因为他缺少下面能够支撑他的人,后来做了黄埔军校的校长之后,蒋介石有了自己的班底,这才算是有了根基。提携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就好比低价买入潜力股,这类股票才是真正能让人赚大钱的。